机构设置

教学机构

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机构设置 > 教学机构 > 正文

中医基础学科(系)简介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浏览量:

中医基础系坚守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围绕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教学理念,在双一流建设思想指导下,依靠”大基础学科“建设理念推动课程团队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持续性发展,借助中医药文化育人的思政优势,全面提升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的服务能力。

中医基础系承担《中医基础理论》《中医诊断学》《中药学》《方剂学》《医古文》《中国医学史》6门中医专业核心课程以及《中医学基础》《中医学》《中医学概论》等其他类型的课程。同时,还承担成人本科、西学中等不同层次的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任务。

中医基础系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、专业基础扎实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科研能力强劲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8人,兼任教师2人,其中:博士11人,硕士7人;教授(主任医师)7人,副教授(副主任医师)11人;硕士生导师8人。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继承人3,国家级中医药优秀人才1人,自治区级青年托举人才2人。

中医基础系教师恪守教书育人的职责,潜心教学研究,积极开拓进取,在现代互联网+教育热潮的推动下,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,依托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完成主干课程建设,为实现智慧教学打下坚实基础,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,努力挖掘中医药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,融入课堂,开设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》、《中医医案学》、《舌尖上的中药》等课程,增强中医文化底蕴,彰显中医药特色,形成了“夯实基础,学以致用,以文化人,铸魂育才”的培养体系。中医诊断学在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基础上,2021年获批自治区一流课程。近年来,中医基础系获得教学成果奖及个人奖励17项;参编教材、教辅10余部;获批国家级中医药考试科研课题1项;自治区级、校级教改项目10项。

中医基础系现有中医基础理论、方剂学、中医医史文献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,面向研究生开设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》《藏象理论研究》《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学》《中医方药配伍学》《方药量效学》等多门课程。以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依托,形成了较为明确稳定的以及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:中医藏象学说防治情志病研究;模型中医学系统性规范研究、中医同构律研究;方剂治法与配伍规律研究、经典名方防治区域高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、经典名方的方药量效研究。取得的主要成果有: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、国家社科基金2项、自治区级项目17项,地厅级和校级项目11项,总资助经费500余万元。发表论文150余篇,其中SCI论文30余篇,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;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(三等奖),省部厅级奖励9项。


地址: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

邮编: 750004

联系电话:0951-6880501

Copyright @ 中国·1487cc威尼斯(股份)有限公司-Official website版权所有    宁ICP备号     宁公网安备 号